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在《哪吒之海妖童子》、《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的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10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达到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超过2024年的总和。1美元超过5000万美元。中国电影出海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飞跃,多部影片在海外热映。中国电影成为全球影迷的密码是什么?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至此,2025年国产电影20强中已有15部在国内上映,在全球电影界树立了浓厚的“中国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吸引海外观众春节期间的CES。 《哪吒之海妖童子》、《封神2:西岐之战》、《射雕英雄传之神雕侠侣》等电影不仅在国内热播,还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其中,《哪吒之海妖童子》启动全球发行。仅在北美就有 770 多家影院同时上映。预售票房和影片档期均创下了近20年来该地区华语电影的新纪录。该片全球票房突破159亿元人民币,海外票房收入达到6900万美元。该片是近年来海外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不仅连续夺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还跻身全球电影史上票房前五。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张闪亮名片。重大叙事电影倾听中国声音,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南京照相馆》《东方岛》等暑期热门电影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映。电影《731》还抵达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等地区。仅在北美就有超过130家影院同时上映。这些历史题材影片以电影的方式宣扬二战正确历史观,凸显我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受到世界主流舆论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南京照相馆》全球票房已突破30亿元。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并双双获得票房和口碑的成功。不少海外观众看完影片后表示,影片让人们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热爱和平。类型电影展现——中国电影的创作精神是创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8K实景太空纪录片《窗外的蓝星》成为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的纪录片。它出现在英国、德国、匈牙利、墨西哥等许多国家。影片用令人惊讶的视听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将影片带入生活。影片清晰地呈现了人类太空探索的精彩篇章,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观众看完影片后表示,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追风》、《误判》等电影突破单片极限类型电影非常重视利用儿童的剩余天赋和现代视听技术,使观众耳目一新,为全球类型电影创作打开了新天地。优秀的国产电影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有分析认为,中国电影的海外扩张已经到了“裂变时刻”,未来可期。 △《窗外的蓝星》进入匈牙利天文台。文化自信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最大的底气。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将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到创作中,同时注入当代价值观和理念,使作品不仅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诉求,而且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中国电影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带来的丰富创作素材讲述中国故事,讲“新”。《W故事》在新海航线上独树一帜,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类型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中国海外观众的“中国功夫”。《南京照相馆》以内敛有力的叙事呈现真实的历史;《唐探1900》以其独特的“喜剧+悬疑”风格吸引海外观众;《封神2》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煽动 观看东方奇幻题材的电影非常兴奋;电影《窗外的蓝星》融合了中国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细腻的人文情感,将“宇宙浪漫”带到了全球观众的眼前……依靠成熟的产业体系,帮助生产和完善中国电影,讲述更多精彩的“世界级”故事,除了叙事升级,还有完善的电影产业的大力支撑。中国电影 行业在“体系化”方面更加成熟《哪吒之魔童降海》汇集了全国138多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制作人员,通过产业协作平台形成了覆盖建模、特效、渲染等全流程的矩阵实施体系。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不断技术突破和发展,人工智能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正在加速发展。 深刻地形成。青岛东方影城、浙江德清AI虚拟影视基地等一批新型电影制作基地涌现。随着电影内容的完善和升级,直接触达全球观众的“海外直达”模式,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片开始尝试“海外直发行”模式,以达到票房目标面向全球观众,部分影片正积极寻求与国际发行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宽宣传发行渠道。与此同时,海外上映与国产电影的“差距”也将不断缩短。今年春节期间,《哪吒之海妖童子》等影片在国内上映后,迅速锁定北美、东南亚院线资源,准同步上映; 《南京照相馆》在国内上映后不久就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上映。业内人士表示,同步上映体现了对内容国际化表达的信心,也是中国电影全球推广发行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如今,电影从业者将国际交流意识融入到整个创作过程中。在fi的早期阶段影片准备时,会充分考虑到外国观众的认知习惯,从字幕翻译的准确性、镜头语言的运用、叙事节奏的控制、文化符号的呈现,都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出去,带来通信和服务贸易双丰收。中国电影得到海外市场认可,带来文化传播和服务贸易双丰收。电影出国放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电影已成为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新载体。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连接世界观众的文化桥梁,而且讲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令人信服、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日,《窗外的蓝星》在德国举行首映式。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来自德国航空航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观摩活动。 “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非凡成就,更将科技影像升华为承载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太空诗篇。”观影后,观众不仅被影片感动,也对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人的探索精神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一大批中国优秀电影赴海外放映,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同时,有效提高了华语电影在海外的认可度,为华语电影海外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今年1月至9月,我国将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31个中国电影节(展),放映64部伟大的中国电影《天空之王》、《火爆》等电影,放映262场。主创积极参与开幕式和展映活动,宣传影片,向海外观众介绍中国电影。通过“上映”中国电影,吸引外国游客“进来”。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将以昂扬的姿态走出国门,为我国服务出口开辟“新蓝海”,成为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4%,实现平稳增长。其中,服务密集型贸易保持增长,旅游服务出口增长最快。这两项增长与电影的海外扩张密切相关。首先,出色的票房表现本身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输出的直接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带着电影走遍中国”更进一步增强了旅游服务出口活力。 “看完中国电影,我想去中国旅游。”影片在海外上映,激发了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的向往。当年,国家电影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带着电影游中国”系列举措,将更多“兴奋”的海外观众转化为“运动”的游客。今年以来,“电影行中国”活动在北美、拉美、欧洲、非洲等地区持续开展,与当地民众密切互动,直观展现中国电影之美和美丽风景、美食、美好生活。 “带着电影走遍中国”活动还亮相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旅游展销会、中国电影赴南非展映及相关活动港澳首映活动利用站台传播资源,宣传电影拍摄地和主题旅游线路,进一步吸引海外游客来华感受一个值得信赖、可爱、可敬的中国,外国人免签入境人数同比增长。国内,“带着电影游中国”节目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往,大批入境旅游团抵达青岛邮轮母港,“电影游中国”活动推介了多条优质电影主题旅游线路;电影主题专列带游客打卡电影拍摄地,让外国游客沉浸在中国电影文化遗产中;位于浙江金华的横店影视城已成为许多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电影游中国”为入境旅游带来新机遇。酒店及休息曾出现在热门电影中的橙子常常受到游客的青睐。游客的增长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可以创造大量的消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的发展。此外,电影丰富的周边产品也能有效带动游客消费。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海外票房表现亮眼;当它们被带来时,“带着电影去中国旅行”带动了入境旅游的热潮。中国电影将以昂扬的姿态走出国门,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而且用影像搭建起文化交流和经济联系的桥梁。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中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界绽放光芒,让许多中国故事传遍山海、深入人心。编辑 李伊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