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报警器为火灾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做出

日期:2025-10-22 浏览: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书)如何及早预防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小火死亡”,是火灾防治中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独立烟雾报警器作为“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对火灾初期做出快速反应,为着火和逃生积蓄力量。 10月21日,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通报两起火灾案件。独立烟雾报警器在火灾早期发挥作用,为事故的早期发现和人员的早期逃生创造条件。晚上 11 点 18 分10月14日,马池口镇娘娘社区工厂单元楼一居民家中,智能烟雾探测器突然发出尖锐警报。 “渐进平一”智慧消防监管平台系统实时弹窗提示烟雾浓度超标,触发火灾警报。不到1分钟,24小时客服人员联系到用户周先生和附近项目组负责人,并通过官方微信和手机短信同步推送预警信息。经核实,老人在家做饭忘记关火,油烟引发报警。由于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平台客服联系我时,我正在上班,家里只有老人。后来我联系家人,发现先生因为做饭忘记关暖气,导致油烟触发了智能烟雾报警器。”老人的亲戚周先生回忆道。 10月18日14时15分,羊坊镇东莞石村一村民家中烟雾探测器报警。平台客服人员立即联系了回复人警察局,语音提示为“待命”。他们随即联系该平台注册用户邵某某,语音提示“仍在通话中”。执勤人员经多方核实确认,该地址的用户为独居老人,于是立即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了引发报警的火灾相关纸张,现场返回诺巴德。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推动当地乡镇街道开展面向民间的实战项目,为重点人群免费安装独立烟雾探测器,重点关注 保障孤老弱残等特殊群体消防安全需求,全面提高弱势群体消防能力。 “传统的烟雾探测器只能提供局部报警,如果家里没有人,很容易延缓火势。智能烟雾探测器可以实时检测烟雾,第一时间发出报警,并自动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这将解决传统烟雾探测器布线困难、电池寿命短、维护成本高、无法通过布线与用户和消防机构进行通信等缺点,“电池短、维护成本高、无法通过布线与用户和消防机构进行通信”,烟雾探测器利用物联网技术打破空间限制。即使是独居老人和外出的居民也能立即意识到危险。同时,他们可以联动用户和消防部门,尽快介入救援行动。数据显示,昌平区自今年5月部署万余个智能烟雾探测器以来,已成功预警22起初期火灾,提高了火灾扑救效率。火灾处置效率提高70%,居民财产损失减少85%以上。下一步,昌平区将深化“变“防”,为城市安全安装一道科技“防火墙”。编辑杨海校对穆向通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